智能化轉型呼喚新信息技術(創新談)
IT科技不再是傳統的信息技術,而是提供智能化變革所需,融合了人工智能、5G、云計算、物聯網等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當前,從智能制造到智慧交通、遠程診療、在線教育等,各行各業正經歷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這也對支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術(IT)基礎架構提出更高的要求,“新IT”逐漸成為行業共識——IT科技不再是傳統的信息技術,而是提供智能化變革所需,融合了人工智能、第五代通信技術(5G)、云計算、物聯網等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正如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等提出,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產業智能化變革,都離不開“新IT”的支撐和賦能。
隨著智能終端和數據越來越多,網絡的傳輸速度越來越快,覆蓋面越來越廣,對云端的存儲和計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5G在加速行業智能化變革同時,也讓包含云計算中心、網絡管道和終端的傳統“云—管—端”IT架構變得力不從心,從而催生出新的架構。
例如,以往所有終端的數據都通過一條網絡管道通向云端,進行存儲、計算、分析,再傳回結果。進入5G時代后,數以百億計的物聯終端接入網絡,如果單純依靠云端,一旦網絡出現擁堵,不僅降低效率,對自動駕駛等智能應用甚至會產生嚴重影響。這必然會推動計算力向智能終端一側下沉,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因此,新的IT架構中,不僅包括傳統的智能終端、網絡和云計算中心,還擴展出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轉型。
“新IT”將進一步助力5G落地,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一方面,5G已成為產業智能化變革的先導性技術和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在“新IT”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已建設80萬個5G基站,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相關應用場景不斷涌現。通過“新IT”全要素發力,將積極推動5G場景在智慧城市等垂直行業的應用,夯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基礎。
“新IT”還能夠支撐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憑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我國體量龐大的制造業正向高質量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轉變。以5G智能制造生產線為例,攝像頭和各類傳感器將機器運行和人工操作的軌跡數據實時采集上傳,再通過5G網絡和邊緣計算、云計算平臺的協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大數據分析,實現對機器的預測性維護和對產品的智能質量檢測。這種高效靈活的智能制造方式,可以使產品交付效率提高20%以上。通過“新IT”的賦能,智能化升級后的制造產業將釋放出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效率紅利。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新IT”發揮科技力量賦能作用,將有望使各行各業以更高質量的創新要素供給來促進消費、創造新的需求,提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6日 19 版)
相關閱讀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
04-26
推薦閱讀
-
華南等地有明顯降水 西北地區華北等地將有大風沙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26日至28日,華南大部、江南南部等地將有較強降水,廣西中東部、廣東大部、福建中南部及臺灣島、江西南部、湖南南部更多
2021-04-26 18:23:28
-
“五一”旅游市場熱起來
這兩天,準備“五一”假期出游的人估計都在為搶票煩惱。目前,“五一”假期大部分線路的火車票都出現了放票即“秒光”的情況,而大部分航線更多
2021-04-26 18:23:25
-
影視類短視頻侵權亂象亟待解決 如何判定是否侵權
“作品未經許可不得傳播使用,這是著作權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這一原則當然也適用于影視作品。”4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更多
2021-04-26 18:23:18
-
-
未經許可直播網絡游戲、抄襲他人畢業論文……這些
未經許可直播網絡游戲、抄襲他人畢業論文、網盤為用戶提供影視作品離線下載服務……這些行為是否構成侵犯知識產權?今天是第21個世界知識產更多
2021-04-26 18:23:18
-
教育部發布十條作業管理新規
為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把握作業育人功能、嚴更多
2021-04-26 18:23:17
-
專家視界:如何推動學校國防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強大的國防是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推進國防教育是全黨全國更多
2021-04-26 18:23:17
-
教育部: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
中國教育部25日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特別提出,中更多
2021-04-26 18:23:10
-
老師,請走出作業布置的舒適區
面對學生作業的問題,人們常常關注教師布置作業量的多少或學生完成作業負擔的輕重問題,卻很少關注教師在布置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更多
2021-04-26 18:23:10
-
今日必看
-
文化